安徽省郵政分公司聚焦農業強省規劃和集團公司相關工作部署,在霍邱縣長集鎮牽頭打造全國首個“政府主建、郵政主營、多方合作”的冷鏈集配中心,創新構建全過程、全鏈條郵政綜合服務生態圈,以冷鏈服務解決農戶和農業企業“倉儲難”“物流難”問題,建設全國郵政農品前置倉。同時,積極發揮郵政“四流合一”的資源稟賦優勢,不斷做好銷售推廣、金融信貸等綜合服務,助力全國農產品“承東啟西 連接南北”。
金秋時節,在距安徽省霍邱縣長集冷鏈集配中心8公里的霍邱縣曹廟鎮元圩瓜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元圩合作社),800余畝果園一派豐收景象。天剛蒙蒙亮,果農們就開始采摘、裝筐、搬運、裝車……忙碌的背影和著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卷。
“這幾年,靠著這一大片果園,我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為家里提供了新的經濟來源。”果農管昌鳳樸實的話語里透著滿足,“每年收入都穩定在六七萬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言語間,管昌鳳把一個個色澤光鮮的秋月梨裝進筐。果園旁邊的馬路上,一輛郵政冷鏈車和兩名郵政工作人員整裝待發,準備把這些剛采摘的秋月梨運往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在那里,它們將被快速冷藏鎖鮮,再通過郵政物流發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安徽省郵政分公司聚焦安徽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特別是農業強省規劃和集團公司“打造廣袤無垠的農村市場優勢”工作部署,立足服務高端綠色食品產業,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在霍邱縣長集鎮牽頭打造了全國首個“政府主建、郵政主營、多方合作”的冷鏈集配中心,創新構建了“冷鏈倉儲+寄遞共配+電商運營+金融服務+農品加工”的全過程、全鏈條郵政綜合服務生態圈,積極探索郵政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推進全鏈條綜合服務
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地處環皖經濟圈,距G35濟廣高速公路僅5分鐘車程,距淮河航運碼頭1小時車程,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1個半小時車程,交通樞紐優勢顯著。園區占地100畝,建筑面積為5.6萬平方米,由霍邱縣政府投資基礎建設,安徽省分公司配套投資進行設施設備購置。2024年7月開園后,政府將其交由郵政正式運營,合同期為10年,期滿后可續簽。園區內設冷鏈物流集配中心、農副產品加工中心、線上線下電商中心、郵快合作共配中心,“四大中心”高效聯動,為企業提供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保障。
“剛開始我們合作社處于投入大、產出小的階段,合作社的冷庫設備較為陳舊、倉儲面積有限,無論是空間還是溫控都無法滿足水果保鮮的要求,導致出現鮮果銷售周期短、量大滯銷、易腐易壞、低價低效等問題。”元圩合作社負責人方國兵在談到曾經面臨的困境時記憶猶新。由于鮮果具有怕熱、保鮮期短的特性,傳統運輸損耗較大,過去元圩合作社的翠冠梨、秋月梨等大多在當地銷售,銷售端以傳統門店線下銷售為主,點少、量小、成本高,銷售渠道單一。
轉機出現在長集冷鏈集配中心運營后。該中心不僅是一個物流中轉站,更打造了一個集冷鏈倉儲、寄遞共配、電商運營、金融服務、農品加工于一體的全環節、全鏈條郵政綜合服務生態圈。
“以前鮮果保鮮期只有幾天,自從郵政提供高標準冷鏈倉儲服務后,鮮果保鮮期延長到3個月以上,不僅解決了銷售周期短、腐壞率高的問題,還實現了鮮果跨季銷售,滿足農產品保鮮、鎖鮮需求,實現增值增效。”說起郵政以冷鏈服務破解合作社“倉儲難”,方國兵娓娓道來。
冷鏈服務不僅在于“存”,“運”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我們通過冷鏈車、無人車運力資源,有效解決了元圩合作社以往在運輸中存在的運輸溫控斷裂、運力不足等問題,讓農產品流通快人一步。”霍邱縣郵政分公司市場部經理孟雪說。
果園一側,一輛無人車駛出梨園。自長集冷鏈集配中心運營后,霍邱縣分公司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鄉村振興。對于線上下單打包好的梨子,通過無人車直接帶運至長集冷鏈集配中心進行郵件發運,為合作社提供農產品寄遞全環節服務。
在以冷鏈服務幫助元圩合作社解決“倉儲難”“物流難”的同時,霍邱縣分公司發揮“四流合一”的資源稟賦優勢,為該合作社協同提供銷售推廣、金融信貸服務。7月24日,安徽省分公司還組織開展了“徽風潤翠冠 一品桃李鮮”溯源直播活動,當日實現線上訂單2.4萬單,助力翠冠梨賣到全國。
“郵政目前累計幫我們銷售了水果600多萬元。”談及郵政幫助元圩合作社提升銷售業績,方國兵贊不絕口。依托郵政線上線下產銷對接平臺,霍邱郵政幫助元圩合作社對產品進行標準化升級,定制秋梨膏、翠冠梨等多款標準化郵政農品,實現從當地“撮堆兒賣”到網上“精品賣”、從“賣本地”到“賣全國”、從“賣一季”到“賣全年”,帶動當地果農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同時,依托園區鄉村振興工作室,霍邱郵銀協同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已發放助農貸款180萬元。
助力特色產業做優做強
霍邱縣資源豐富,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居全省第一,是“中國小龍蝦產業十強縣”。“冷鏈物流運輸的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價值和消費者的購買意愿,特別是我們在實際生產中存在倉儲能力不足、擴大再生產受限、附加值提升難等痛點問題。”安徽方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碩公司)是霍邱當地一家專門從事小龍蝦生產與加工的企業,該公司負責人朱家偉面對的是當地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共同的難題。
2024年12月,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內兩棟1.7萬余平方米的冷庫建成投入使用。兩棟冷庫全部配備高位貨架,可滿足大規模、多品類冷鏈貨物的存儲需求。同時,融合風冷與排管雙重制冷技術,配置12個獨立溫控分區;應用先進的倉庫管理系統與運輸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實現訂單、庫存、運輸的智能化調度與協同管理;專業團隊支撐各環節操作,包括精準溫度和濕度控制、設備高效運維、精細化庫存管理。“郵政提供的冷鏈倉儲專業化、定制化的供應鏈服務,確實解決了企業發展的難題。”朱家偉說。針對方碩公司的需求,霍邱縣分公司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提供專屬解決方案,依托冷庫現有規模,運用冷庫排管制冷技術,為公司提供冷凍存儲服務,解決其倉儲能力不足的問題。方碩公司原有200噸小龍蝦倉儲能力,入駐冷庫后,存儲量提升至近740噸,小龍蝦收益增值率達150%。
“高標準冷鏈倉儲是核心,我們不斷做好特色產業綜合服務,打造‘冷鏈倉儲+全鏈服務+集約運營’三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系,全方位增強郵政冷鏈服務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們已與81家高端綠色農產品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開展合作,入駐冷庫的農產品企業達22家,帶動小龍蝦、麻黃雞、朗德鵝、霍壽豬肉及蔬果等當地農特產品增值約4000萬元,助力500余戶農戶就業,戶均年增收約3萬元。”霍邱縣分公司總經理李民元說。
實現西部農特產品前置
“這是剛到的青海牛羊肉,我們必須盡快將這些從外省運來的農特產品進行入倉鎖鮮保鮮。”9月5日,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冷庫門口,開著叉車作業的劉師傅說。
在服務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和皖北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基礎上,霍邱縣分公司還將園區作為輻射長三角和全國的重要農產品冷鏈物流節點,建設全國郵政農品前置倉。針對西部農產品在運輸和銷售中存在全程時限長、運營周期短、結算成本高等痛點,安徽省分公司與青海省郵政分公司積極探索“極速鮮”發展新模式,嘗試在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建立前置倉,打通“青貨出青”流通渠道,將青海省的牛羊肉、枸杞、牛肉干等農特產品入駐長集冷鏈集配中心,直接輻射長三角周邊省份進行匯集發運。這種運作方式實現互惠互利、共享共贏,青海省農特產品寄遞全程時限由之前的72小時縮短至48小時,運營周期由之前的150天延長到全年常態化運營,且綜合物流成本降低約60%。
“冷鏈物流不僅服務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更服務全國農產品‘承東啟西 連接南北’,現在新疆哈密瓜也入駐了冷庫,我們后續還將引進更多全國優質農特產品,進一步促進優質農產品銷售,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求。”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冷鏈項目負責人李雨農說。
目前,咨詢并了解長集冷鏈集配中心冷庫入庫相關事宜的西部省份農特產品加工企業越來越多了。該中心不僅提升了西部省份農特產品的流通效率,保障產品新鮮度,推動其“走出去”,實現規模與附加值雙提升,同時也提高了郵政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長集冷鏈集配中心的成功運營不僅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更加堅定了安徽省分公司體系化構建冷鏈物流新格局的信心和決心。據悉,安徽省分公司將持續深化霍邱長集、宿州碭山等重點冷鏈物流項目的建設運營,緊密結合全省冷鏈物流總體布局,細化皖北、皖南、皖中郵政冷鏈集配中心發展規劃。加強內外協同,對接省內優質冷鏈資源,深化與外省特別是長三角區域的冷鏈合作,著力打造體系化冷鏈平臺,推動冷鏈物流由點串成鏈、連成面,輻射長三角,實現點上突破到鏈上聯動、面上提升,為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安徽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支宇表示:“安徽郵政將繼續發揮行業‘國家隊’作用,堅持守正創新、應需盡能,始終向高而立、向實而為、向新而行,推動小農品對接大市場、小產業融入大循環,讓更多‘長集樣板’綻放江淮,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強省建設貢獻更大的郵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