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的干海子,沉甸甸的“鹽水”石榴掛滿枝頭,果皮泛著誘人的紅暈,宛如一顆顆紅瑪瑙。果農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而在不遠處,會澤縣郵政分公司的收寄團隊早已搭好臨時操作臺,打包膠帶的“滋滋”聲、電子面單的打印聲與果農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這樣熱鬧的場景,在娜姑鎮已經連續上演了10年。10年來,會澤縣分公司黨委以“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架起連接田間地頭與全國各地的“綠色郵路”,讓曾困于深山的“鹽水”石榴,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回溯到10年前,娜姑鎮的“鹽水”石榴雖以皮薄、汁多、味甜聞名當地,但因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外銷渠道一直是果農的“心頭愁”。“那時候,我們只能騎著三輪車拉到鎮上去賣,一天也賣不了50公斤。”回憶起過去的困境,娜姑鎮鹽水村果農郝德芬蹲在石榴樹下,語氣里滿是感慨:“2014年雨水多,我家的石榴爛了一半,當時真的想把樹砍了改種玉米。”看到果農們的焦急與期盼,會澤縣分公司黨委主動扛起社會責任,發動黨員骨干,第一時間組建專項服務團隊,深入娜姑鎮調研石榴產量、采摘周期與物流需求,量身定制“產地直收+快速運輸+全國配送”的一體化服務方案。從最初的臨時收寄點搭建,到后來的打包材料提供、運輸費用優惠,郵政人的身影成了娜姑鎮石榴季里最讓果農安心的“底色”。
10年堅守,會澤郵政的服務一直在“升級”,但為民初心從未“褪色”。為了讓石榴以最新鮮的狀態送達消費者手中,郵政團隊每年都提前一個月進駐娜姑鎮設置收寄點,還專門培訓果農掌握防震包裝技巧。“郵政的同志手把手教我們怎么用泡沫網套住石榴,再放進硬紙箱。現在,我家寄出去的石榴,客戶反饋損耗率幾乎為零。”正在打包石榴的李世鳳大姐一邊展示包裝手法,一邊笑著說。在石榴銷售高峰期,會澤縣分公司還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調配車輛、優先處理訂單,確保當天采摘的石榴當天發出,從娜姑鎮到全國主要城市的運輸時間較10年前縮短了近一半。
隨著“鹽水”石榴的銷路越來越寬,果農的種植熱情也越來越高。“有了郵政的穩定銷路,我把種植面積擴大到了400多畝,還幫鄰居一起對接收寄。”果農劉大能指著自家連片的石榴園,臉上滿是笑意,“更貼心的是,郵政還幫我們申請了郵政農品的標志,現在‘鹽水’石榴名氣越來越大,全國各地的訂單都找上門來,再也不愁賣了。”如今,娜姑鎮的石榴種植規模從10年前的不足千畝擴展到5000多畝,300多戶農戶靠著一個個“紅瑪瑙”實現了增收,曾經的“愁人果”,徹底變成了家家戶戶的“致富果”。
10年風雨,10年相伴;一個石榴,一份擔當。從最初幫果農“解銷路之困”,到如今助產業“擴發展之路”,會澤郵政用10年的堅守,書寫了“人民郵政為人民”的生動答卷。未來,會澤郵政將繼續深耕鄉村沃土,不斷優化農產品寄遞服務,讓更多像“鹽水”石榴這樣的特色好物走出深山、走向全國,用扎實的郵路守護果農的“增收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