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
可以眺望朝鮮
在這里
有“最美國門”
在這里
滿眼濃郁的朝鮮族風情
中國郵政報“再走邊疆郵路”吉林段的采訪
在這里開啟
讓我們走進這座與朝鮮一江之隔
充滿活力的邊陲小城
吉林省圖們市

看中國郵政
如何用服務
將國門下的偏遠鄉村
緊密地接入國家發展的脈搏
看這一場關于“賦能美好生活”的
邊疆振興與接力
正被怎樣踏實而溫暖地書寫
一枚蛋的“出山記”
“這可是吃著人參長大的雞下的蛋!”
在長安鎮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
負責人汲長林手捧一枚小小的雞蛋
眼里閃著光

以往
優質農產品常受困于
物流不暢、銷路有限
如今
郵政打通“產銷運”全鏈條
“郵政不僅幫我們線上推廣
還負責線下配送
銷售額已經突破18萬元”

一枚枚雞蛋從圖們出發
借助郵政網絡走向全國各地
這正是現代養殖技術
與郵政惠農服務的一場
“雙向奔赴”

一個人的19年
使命,源于初心
在長安鎮郵政支局
我們見到了老熟人
——2015年“邊疆郵路行”采訪過的
鄉郵員李愛軍
從自行車、摩托車
到面包車
變的,是交通工具
不變的
是19年來
他對鄉郵路的堅守

2015年,本報“邊疆郵路行”采訪組采訪了李愛軍
他早出晚歸,風雪無阻
累計投遞行程超30萬公里
投遞郵件60萬件
無一重大差錯
他所服務的嶺南片區
村落分散、路況復雜
卻從未延誤過一封信、一個包裹

“李師傅就像親人一樣
有事找他,準沒錯!”
一位村民說
“他經常幫我們代買東西、代繳費用
有他在,我們安心”

他不只是鄉郵員
更是村民眼中的“貼心人”
李愛軍的投遞路
是一條連接千家萬戶的“暖心路”
也是郵政人扎根基層
服務為民的生動縮影
長安鎮支局適老化服務的溫暖升級
“阿姨,您慢慢來,不著急”
在長安鎮支局營業廳里
支局長劉秋茹
正耐心協助一位老人辦理業務

與10年前相比
這里悄悄變了樣
更寬的通道便于通行
更低的柜臺方便書寫
還有隨時準備上門的“移動服務隊”
“有些老人腿腳不便
我們就去家里辦業務”
劉秋茹說
郵政推進的適老化改造
不只是硬件升級
更是對“人民郵政為人民”初心的
生動踐行

服務,因貼心而溫暖
堅守,因用心而長久
三級物流體系智慧物流的“圖們速度”
要讓李愛軍這樣的鄉郵員
工作更高效
要讓“來億雞蛋”這樣的本地特產
更快走出大山
離不開強大的后臺支撐

走進圖們郵政寄遞物流共配中心
自動化分揀線正高速運轉
包裹在傳送帶上順暢“奔跑”
“這里每天能處理1萬件包裹”
郵政工作人員介紹

這里堪稱郵路的“中樞神經”
投資60多萬元建設的
寄遞物流共配中心
不僅大幅提升分揀效率
更有效降低了農村物流成本
打通了“農產品進城”
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通道
成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我們不只是送郵件
更是連接城鄉的雙向橋梁”
圖們市郵政分公司市場部經理李雙晶表示
通過寄遞電商、直播帶貨
協助入駐郵樂平臺
協同郵儲銀行貸款支持等多種方式
全面服務鄉村振興
10年間
圖們郵政快遞業務量增長34倍
農村快遞占比顯著提升
三級物流體系正成為圖們鄉村振興
名副其實的“新引擎”
從一顆蛋的旅程
到一個人的堅守
再到一個體系的支撐
圖們郵政用實際行動詮釋著
“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
這條郵路
連接的不僅是城鄉
更是機遇與希望

在圖們
中國郵政早已超越傳統信使的角色
它是農特產品出山的“開拓者”
是便民惠民的“貼心人”
更是邊疆振興路上最可靠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