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黃桃熟了怕爛在樹上;現在,郵車直接開到果園,今天摘的桃,明后天就能到客戶手里!”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中村瑤族鄉果農老李的感慨,道出了當地種植戶的共同心聲。自2023年上任以來,炎陵縣郵政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陽紅始終以“郵政為民”的初心為筆、以資源整合的智慧為墨,在鄉村振興的廣闊畫布上繪就出壯美的圖景。
為解決炎陵黃桃物流不暢的問題,陽紅到任后,第一時間將目光聚焦于物流網絡建設,把“打通黃桃出山通道”作為首要任務。今年黃桃季來臨前,陽紅提前一個月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帶領團隊深入全縣,走訪種植戶7296戶,摸清產銷底數。在他的統籌安排下,炎陵縣分公司在黃桃主產區建立的服務點總數達到367個,實現“田間地頭就是寄遞前線”;協調省、市分公司調配12臺郵車、9臺盤駁車,組建250余人的專項隊伍,覆蓋營攬、分揀、裝卸、品控全環節,構建起“產地直發、專線運輸”的閉環物流網,并張貼“生鮮優先”標志,讓炎陵黃桃在分揀、運輸、派送各環節享受“綠色通道”,中轉停留時間縮短近一半,讓炎陵黃桃“鮮”遍全國。
“以前取個快遞要跑十幾公里去鎮上,現在到村里的服務站就能取。”鹿原鎮東風村村民張阿姨口中的服務站,是陽紅推動建設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縮影。在陽紅看來,鄉村振興不能只靠“外銷”,更要打通農村流通的“毛細血管”,解決寄遞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
為實現村級寄遞服務全覆蓋,陽紅帶著團隊跑遍了全縣120個建制村。有的村找不到合適的場地,他就和村干部一起協調閑置房屋、便民超市;有的站點負責人缺乏經驗,他就組織多輪培訓,從寄遞流程到服務規范逐一進行講解;有的村民對站點不了解,他就帶著員工上門宣傳,手把手教老人了解寄件服務。今年,炎陵縣分公司實現了120個建制村村級服務站全覆蓋,通郵率達100%。如今,這些村級服務站不僅是快遞收發點,更是農產品中轉站。村民的茶葉、蜂蜜、蔬菜可以直接從這里發出,城里的家電、日用品也能便捷送到家中。
“沒有抵押、沒有擔保,郵儲銀行給我們合作社發放了50萬元貸款,今年終于能擴大黃桃種植面積了!”炎陵縣錦繡黃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先生的經歷,是陽紅推動郵銀協同、破解農業主體融資難題的生動寫照。炎陵郵銀協同在全縣開展行政村整村授信、整村開發工作,為符合條件的農業主體提供無抵押、低利率的“融資E”貸款。目前,已發放農村普惠金融貸款3247萬元,惠及120余戶農戶和23家合作社,為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注入了金融“活水”。
解決了物流不暢和“錢從哪來”的問題,陽紅又聚焦“貨往哪去”,充分發揮郵政“線上+線下”渠道優勢,搭建產銷對接橋梁。線上,利用郵樂網開設炎陵黃桃專賣館,組織“郵政主播進果園”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單場直播最多吸引10萬余人觀看,實現銷售額超80萬元;線下,依托全縣郵政網點、郵樂購站點設立炎陵特產專柜,銷售黃桃、茶葉、奈李等特色農產品,讓本地特產走進更多城市家庭。今年,炎陵縣分公司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實現渠道農產品交易額920余萬元,讓“炎陵味道”香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