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19”郵政農品節啟動儀式現場。□中國郵政報記者 朱正義 攝
鄉約出發,郵味到家。9月19日上午,2025年“919”郵政農品節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之一,今年中國郵政延續前八屆“919”活動的惠農傳統,聚焦“郵政農品”,圍繞“鄉約出發 郵味到家”主題,突出“原汁原味原產地”的郵政特色,提供有特色、有品質、有渠道、有品牌的“郵政農品”,推出“郵味中國行”“一城一味”等重點活動,讓廣大農民在豐收季收獲更多實惠,讓城市居民便捷購買優質農品,進一步促進城鄉消費,助力描繪“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鄭國雨,以及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郵政局等單位和郵政戰略合作伙伴相關領導,中國乒乓球隊世界冠軍林詩棟、梁靖崑、陳幸同、王藝迪,共同為2025年“919”郵政農品節啟幕。劉愛力在啟動儀式上致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曲云海、溫少祺、王儉,總會計師王嘉君出席。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劉愛力在致辭中表示,多年來,中國郵政心懷“國之大者”,躬身入局、挺膺擔當,以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破解農業農村“銷售難、物流難、融資難”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郵政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資源稟賦,打造“四流解三難”特色模式,發揮了央企排頭兵、主力軍作用。以千家萬戶小農品對接全國大市場為己任,搭建郵樂網銷售平臺,幫助農產品實現從本地市場“撮堆兒賣”到網上“精品賣”,近三年累計銷售農產品超550億元;以促進千鄉萬村小產業融入經濟大循環為己任,建強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幫助農產品從“藏在深山運不出”變為“郵進尋常百姓家”,推動小包裹服務大民生,近三年快遞進村業務量累計超100億件;以為億萬農戶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為己任,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室和信用村建設,變“個體農戶無物可押”為“千鄉萬村主動授信”,涉農貸款余額達2.44萬億元。
劉愛力表示,2025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三農”工作意義尤為重大。作為行業“國家隊”,中國郵政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服務鄉村振興大局中彰顯責任擔當、展現服務能力、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做優“四流融通”生態,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中國郵政將進一步聚焦重點產業,深入開展“一品一策”“一業一策”“一類一策”標準化運營,體系化推進郵政農產品基地建設,充分發揮郵政線上線下渠道優勢,拓展農產品銷路,助力解決“銷售難”。同時,加強郵政電商、寄遞、金融等各板塊協同,不斷深化以農產品銷售為牽引、以物流倉儲為支撐、以金融服務為保障的“四流解三難”的惠農生態體系建設,持續加強農村全鏈條綜合服務,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做大工業品下鄉規模,助力農村消費便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中國郵政將進一步加強郵樂購站點建設,精準選取適合、引領農村消費的工業品大單品進站點,通過專業化運營,為廣大農村提供“優質優價、品質可靠、配送便捷、綜合便利”的商品及服務,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和農村消費便捷性,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做強“郵政農品”品牌,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國家近期出臺多項政策,明確支持培育農業品牌、促進品牌農產品消費,指導企業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中國郵政將進一步發揮“原汁原味原產地”的獲品優勢,健全完善全流程品質管控體系,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質、有渠道、有品牌的“郵政農品”,以品牌賦能促進供應鏈增效、產業增值、農民增收。
在啟動儀式上,中國乒乓球隊運動員現場推介家鄉“一城一味”好物產,助力鄉村振興,為國球榮耀與豐收碩果同頻共振注入新活力。中國郵政聯合中糧集團、中國聯通、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共同啟動“郵味中國行”助農活動,以實際行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攜手讓優質農品走進千家萬戶。同時,1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品標桿基地的“郵政嚴選官”現場獲得授牌;現場還點亮了全國郵政1365家農品基地地圖,中國郵政以現代物流體系傳遞原產地鄉味。來自中國銀行、中國移動、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信集團、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云南白藥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以上活動。
啟動儀式后,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參觀了設置在現場的“郵味地圖”展示區,了解中國郵政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體系、主要模式,包括整合渠道資源解決“銷售難”、整合數據資源解決“融資難”、整合網絡資源解決“物流難”的工作成效,以及在縣域商業體系、數字鄉村、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新探索、新實踐,并走進“郵味市集”,近距離感受“原汁原味原產地”的“郵政農品”,對中國郵政服務鄉村振興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