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桃包裹從采摘到裝車實現無縫銜接。 □李巍 攝
8月18日凌晨4點半,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大桃主產區還籠罩在夜色中,來自北京郵政的車輛已陸續抵達預定攬收點,平谷大桃項目組的協調員閆雷和同事們麻利地支起帳篷、架好電子秤和專用打包機、調試好PDA(智能手持終端)。“早上的時間最金貴,每天我們都要在6點前做好各項收寄準備工作,桃農們摘了頭茬鮮桃很快就會送來,這樣我們郵政渠道當天郵寄的都是質量和品相極好的大桃。”來自房山區郵政分公司的劉偉一邊檢查設備一邊說。在他身后,“平谷鮮桃‘郵’您先嘗”的橫幅在車燈映照下格外醒目。
這是今年北京郵政服務平谷大桃產業“大兵團作戰”的日常一幕。為保障平谷鮮桃高效“出村進城”,北京郵政創新采用“全市聯動、分片包干”模式,組建了一個有173人的聯合團隊,自帶車輛、設備常駐平谷,為整體銷售額破千萬元提供堅實物流保障。
“今年,我們劃分了16片‘責任田’,一個區分公司包一片,從站點搭建、收寄到盤運回本區投遞,全鏈條負責。”負責現場指揮的項目組協調員指著地圖介紹說。每個團隊以營業部經理、主管、營銷員等骨干為主,自6月20日起便進駐平谷,在桃林深處共建立不少于72個攬收點。
在大華山鎮攬收點,桃農李大姐的鮮桃剛剛褪去專用紙袋過秤稱重,面單信息便通過PDA實時錄入系統,隨即鮮桃被裝入印有“郵政農品”標志的定制快遞箱,開啟了郵寄旅程。“我們負責這片區域的10個村,郵件在站點完成前置分揀,按同城、外省分類,8點半前裝車直發本區處理中心,不再繞道市里中轉。”閆雷解釋道。這種“收寄—前置分揀—直達本區”的直封直發模式,是今年提速的關鍵。各區團隊每天6點前到崗,確保8點至8點半的“同城當日遞”首頻次郵件準時發出。
項目運營期間,項目組及16個區分公司的小組長實行“7×24小時”駐場指揮。“山區路遠,桃農摘桃時間不一,我們得隨時響應。”一位來自海淀區郵政分公司的小組長說。針對7月1日至8月25日業務高峰期,團隊加強與桃農、合作社聯系,通過優質服務和優化后的賠償機制增強信任。8月底,隨著平原桃收尾,攬收重心將轉向深山區域。